煤改电供暖后,供暖可以提前了——国家减负,人民舒服!
今年10月底以来,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,公众呼吁提前供暖,国家还是”计划经济”年代的做法:研究研究再说。
现行集中供暖时间标准:“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”的规定, 40年一直没变!随着气候条件和百姓生活条件的变化,我看是需要变一变了。
由于北方几乎全部是集中供暖,涉及面非常大,需要对公众诉求、政府管理、企业运营和环境保护等等进行统筹考量。所以要想提前供暖,的确需要认真“研究研究”的:
首先是能耗大:采取大范围集中供暖的城市,一旦温度较低就全面开启锅炉,整个管网热起来需要一段时间,但如果过段时间气温又回升,而此时供暖已无法停止,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!所以大规模集中供热是很难快速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反应的。
其次是成本高:提前供暖又不能向用户收费,据保守估计,供热公司每提前一天就要多支付40~60万元的运营成本,这笔费用该由谁来负担?目前很多地方的集中供暖是半福利性质,需要政府划拨财政补贴运营企业,如再实行提前供暖,地方政府恐怕要投入更多的补贴。
按理说,如果提前供暖,应该由实际用户来支付这笔额外的费用。而现实是:老百姓们都希望提前供暖,到了交钱时候,意见就不统一,所以实施难度非常大。
难道低于“连续5天低温” 就只能挨冻?——破解的方式正是现在的“煤改电”方式采暖!热泵采暖是比较合理的选择。
冷不冷是来自老百姓自己的真实感受。为什么必须是“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”才开始采暖?难道连续4天低温就只能挨冻吗?用了热泵采暖后,完全可以像南方的空调一样,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——我的地盘我做主!
当然了,要做到这一点,热泵技术要过关,从目前热泵行业的现状看,常规的热泵,是很难在低温下有好的表现的,须配备变频或喷焓或两级压缩技术的热泵才能应用于低温地区,其中:
单变频或喷焓一种技术应用的热泵,在-20℃气温条件下是能正常运行,并在-10℃气温左右,能有比较好的性能表现;
变频加喷焓技术一起或喷焓加两级压缩一起应用于热泵,在-25℃气温条件下也是能正常运行,并在-15℃气温左右,性能表现会更好;
而变频加喷焓再加两级压缩技术一起应用于同一热泵上,在-30℃气温条件下运行是没问题的,并在-20℃气温的性能表现也会很好;
各位注意了:”能正常运行”,不代表性能表现好,评价低温热泵的性能,一是低温能力衰减多与少,二是低温能效的高与低。低温热泵不光是比技术,还要比制造细节,如一个小小冷媒分配器选择不当或批次出现差异,可能会导致整机低温性能相差15%!因为一般的冷媒分配器,在0℃气温以上,分配均匀度相差不大的,而在-10℃气温以下,差异马上出来。这也是煤改电项目投标须明确有低温实验室的原因之一,连试验手段都没有的热泵厂家,不可能关注到这些细节的,也很难积累到这些经验的。